機械工業可稱之為一切經濟部門的發展基礎,其發展的程度便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重要標志,據機聯人士介紹表示,從經濟增長周期看,近年來我國“去庫存”有較明顯進展,但“去產能、去泡沫”的任務遠未完成,并對回歸正常發展任重道遠。“從這一角度考察,現在對經濟增速回升的預期不宜過高。”
我國機械工業逐步回暖 發展任重道遠
從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(中機聯)獲悉,2014年機械工業產銷增長速度將處于10%-15%之間,利潤增長預計在10%左右。市場人士認為,2014年行業將仍然以結構性機會為主。
中機聯人士介紹說,進入“十二五”以來,機械工業運行困難明顯增多,轉變增長方式的壓力急劇加大,2013年依然困難很多;但在市場倒逼機制作用下,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日漸加速;經過努力,2013年機械工業實現緩慢回升、溫和增長和平穩發展;展望2014年,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。
中機聯預測,2014年機械工業有望繼續保持比較平穩的增長態勢,預計產銷增長速度處于10%-15%之間,利潤增長在10%左右,出口創匯增幅估計在5%-10%之間。對具體行業而言,中機聯的判斷是,2014年常規發電設備和輸變電設備、冶金礦山設備、重型機械、普通機床等行業將繼續處于需求低迷狀態;機床、機器人及自動生產線需求將上揚;工程機械市場將有所回暖,由大起大落逐漸回歸正常;汽車和農機產銷增速將逐漸回落,但大型農產品市場仍將較旺。
據預計,2014年,機械行業中的常規發電設備、冶金礦山設備、重型機械、普通機床等子行業將繼續處于需求低迷狀態;機床、機器人和自動生產線需求將上揚;工程機械市場將有所回暖,由大起大落逐漸回歸正常;汽車和農機產銷增速將逐漸回落,但大型農機產品市場仍將較旺。
專家提醒企業,從表象看,機械工業近兩年的頹勢是因為需求不旺,產能過剩,但這僅是表層原因,更深、也更本質的原因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已經發生深刻變化,但行業發展模式并未能隨之而變化。